欢迎访问chatgpt中文教程网,学习chatgpt相关知识,以下是正文内容:
文章来源:
蔡薇.ChatGPT环境下的汉语学习与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04):13-23.
摘要:ChatGPT为汉语学习与教学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与不定性。在分析学习者与ChatGPT交流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互动方法和活动理论两个视角分别探讨 ChatGPT提供的语言习得条件及ChatGPT参与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使用 ChatGPT学习的目标和原则及使用 ChatGPT 应秉持的态度。本文旨在对 ChatGPT 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视角和实践原则。
关键词:ChatGPT;人工智能;汉语学习;汉语教学;互动;活动理论
感谢《语言教学与研究》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引言
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 自2022年11月发布以来在各行各业引起热议。人们一方面担忧这一智能工具带来的问题和不可预测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好奇地探索ChatGPT如何辅助工作和生活。学术界普遍较为关注的是ChatGPT 的规则。这些问题涉及所有学术领域,北美高校的教学中心都在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探讨应对策略。ChatGPT为提高学习与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它对每个学术领域的具体影响又会有所不同。我们亟待在各自领域研究 ChatGPT 的具体影响(Cai 2023)。本文探讨ChatGPT在汉语学习与教学领域的应用,旨在提供理论视角和实践原则。在当前汉语智慧教育得到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深入探讨ChatGPT尤为重要。
二.学习者与ChatGPT的交流特点
理解学习者与ChatGPT的交流特点是有效学习与教学的前提,也是讨论使用 ChatGPT的学习原则的基础。学习者与ChatGPT的交流与面对面或者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际交流有不同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语言输入、互动结构及学习者的情感等因素,从而影响语言学习过程和结果。
2.1 提供输入、互动及输出
ChatGPT 网站首页写明ChatGPT 语言模型“以对话方式进行互动。对话方式使ChatGPT能够回答后续问题、承认错误、质疑错误的前提,并拒绝不适当的请求”(OpenAI 2022)。这些特点使ChatGPT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影响二语习得的输入、互动与输出等。(详见本文第四部分。)
2.2 展现某些人际交流特点
学习者与ChatGPT交流时,是否会遵循人际社交原则并展现某些人际交流的特点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预测:一是我们和 ChatGPT的互动经历;二是人与机器互动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和ChatGPT交流时,会情不自禁地使用一些礼貌语言。如使用英语让 ChatGPT举例时,我们常常使用“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的疑问请求句式,而非使用更简洁的祈使命令句 “Give me an example...”。从这个角度来预测,学习者与 ChatGPT交流时会遵循一些人际社交原则,并展现某些人际交流特点。
2.3 书写方式互动
如果不使用插件,目前阶段与ChatGPT的互动以书面形式进行,学习者的信息处理过程和结构都会与面对面的口头互动有所不同。一方面,书面信息的持久性可以减轻对学习者工作记忆的要求,使其有更多时间和认知资源注意语言输入的意义和形式,也增加了澄清意义的机会,产生修改输出。另一方面,书面互动也缺失了超音段特征(如语调)和副语言特征(如手势、面部表情等)所提供的信息 (Fernández-García & Martínez-Arbelaiz 2002)。
2.4 情感
学习者与ChatGPT交流时的焦虑感应该比较低。一个原因是在书面交流时,学习者没有时间压力。我们可以从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同步交流的研究得到一些佐证(Kelm 1992; Kern 1995)。Kern (1995)发现与面对面的讨论相比,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同步交流可以降低焦虑感。另外,ChatGPT是机器,学习者与其交流没有与真人面对面交流时保持自己社会形象的压力,交流也不会产生任何后果,学习者应该更放松。但是学习者与 ChatGPT的互动缺乏情感交流和人文情怀,学习者在初期使用阶段可能对 ChatGPT的功能感到惊讶甚至感激,长期使用很有可能会产生冰冷和无趣的感觉。Fryer et al. (2017)对比了使用机器人练习和与同伴练习,发现三周后使用机器人练习的学生兴趣减弱,而和同伴练习的学生兴趣没有变化。这个研究可以为预测学习者与ChatGPT交流的兴趣变化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
2.5 学习者与ChatGPT交流中的关系
学习者需要创造指示词(prompt)和 ChatGPT互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者对ChatGPT起到指挥作用,如ChatGPT可以提供语言示范和评估学习结果(通过提供测试),但是学习者需要提出具体而恰当的要求,指挥 ChatGPT才可以完成。ChatGPT对学习者可以起到语言指导作用,但是学习者需要知道如何使用提示词这个“指挥棒”让ChatGPT指导。
三. ChatGPT 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可以执行的任务
目前对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使用 ChatGPT 的讨论大多还停留在ChatGPT可以执行的任务层面。这些任务包括:1)生成语言学习文本,ChatGPT可以根据提示词产生不同主题、功能、体裁(描述、叙述、说明和议论)、难度或者带有选定词或者句型的文本;2)提供互动与反馈机会;3)提供语言规则与文化信息等知识;4)提供翻译、拼音及解释等帮助功能;5)生成教案、单词列表和卡片等辅助材料;6)设计测试和活动;7)给学生作业评分,如ChatGPT 可以按照提供的标准给学生作文打分并给出描述性评价;8)其他。
四.依互动方法看ChatGPT提供的语言习得条件
语言学习和教学需要理论指导。理论既不万能也不能脱离实际,但是没有从理论层面思考的学习与教学有可能会随意和凌乱。在 ChatGPT 得到极大关注的情况下,我们更需借鉴理论知识帮助我们理解和实现 ChatGPT可以为促进语言学习创造的条件,并探讨在新环境中是否需要对理论进行补充与修正。鉴于 ChatGPT 具有为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互动机会与即时反馈等显著特点,互动方法为我们思考如何利用 ChatGPT的这些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有利的习得条件提供了思路。
4.1 ChatGPT提供可懂输入
学习者可以通过ChatGPT 获得可懂输入。他们可以指挥 ChatGPT调整文本的难度和复杂度,如降低语句的复杂性、增加所表达信息的词数及通过重复提供冗余信息(Pica et al. 1987),使用短句、减少命题内容及详细阐述等(Ellis 2015:144)。这些文本简化或修改方式可以通过给ChatGPT提供恰当的提示词和例子实现。ChatGPT可以在生成文本的同时提供词语注释(包含汉英翻译与拼音),可以根据提示词在英汉语言之间切换,学习者可以翻看与ChatGPT的聊天记录。这些特点也有助于产生可懂输入。
4.2 ChatGPT提供互动
互动的重要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互动过程中学习者得到形成语言假设的证据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Gass & Mackey 2007);互动双方进行的意义协商会产生可懂输入;实证研究表明确认检查、理解检查与澄清请求等互动修改促进语言理解(Pica et al. 1987);互动过程中学习者得到反馈;意义协商时,学习者可以注意到自己的输出和说话人的话语的区别或者自己语言的欠缺(Gass & Mackey 2007)。
学习者以书面形式和ChatGPT互动时,没有面对面互动时信息转瞬即逝的压力,也没有让对方等待回复的担心,他们可以有更长时间注意语言意义和形式,并进行意义和形式协商。我们可以提醒学习者在和 ChatGPT 进行以意义为主的互动时也要关注语言形式,如比较ChatGPT和自己的输出的异同,仔细观察ChatGPT的语言使用。使用确认检查、理解检查和澄清请求的意义协商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学习者应该指挥 ChatGPT使用这些策略提供更多和冗余信息帮助理解。他们可以在提示词里明确告诉 ChatGPT 使用这些策略,并提供定义和例子。另一方面,学习者也应该主动提出确认检查、理解检查和澄清请求来提高理解。
技术的特点帮助塑造互动,但是技术不决定互动(Hubbard & Levy 2016)。ChatGPT 同样不能决定互动,只是提供互动条件。与ChatGPT的互动效果最终取决于学习者、教师和环境因素:如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及其与ChatGPT协商的经验和能力、教师对理论及以证据为基础的教学的了解,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
4.3 ChatGPT提供反馈
ChatGPT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反馈。反馈可以突出学习者中介语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关注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输出 ,注意语言形式(Gass & Mackey 2007;Long 1996)。使用不同的提示词ChatGPT可以生成相应的反馈,如纠错和元语言解释等显性反馈和重述等隐性反馈。重述等隐性反馈的问题是学习者可能注意不到自己话语中的错误或者说话者使用的正确语言形式。使用显性负面反馈对语言学习,或者对某些二语结构,具有促进作用 (Doughty & Long 2003),但是显性负面反馈可能在人际交流时给学习者带来压力。在ChatGPT环境下,显性负面反馈不会使学习者感到压力和尴尬,应该增加这类反馈的使用。另外,教师可以把各种反馈类型介绍给学习者,指导他们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及不同的学习情境得到预期的反馈。
4.4 ChatGPT提供注意语言形式的条件
注意假说强调学习者需要注意语言形式才能实现习得(Schmidt 1990)。潜在提高学习者注意的方式包括输入增强方式(input enhancement),如大量使用(flooding)或者突出(如通过加粗加黑加大字号等形式)(Ellis 2015:151)。给出相应的提示词后,ChatGPT可以在生成的文本里大量使用某个词或者句子结构,也可以把目标词或者目标句子结构加黑。虽然关于输入增强方式对注意和语言习得作用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是在 ChatGPT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处理语言,输入增强方式有可能提高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教师可以使用输入增强方式生成教学材料,或者告诉学习者这些方式,让他们给予 ChatGPT相应的指令选择使用。
进行意义协商的互动会提高学习者对目的语特点的注意。学习者在注意到不熟悉的词和语法点时,可以让ChatGPT进行解释并提供示例。VanPatten(2007)的输入处理理论也为ChatGPT环境下设计提高注意的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该理论,学习者主要关注输入中的语义信息,需要伴随帮助学习者注意输入中具体方面的练习,如针对某个语法点的练习(Chapell 2009)。ChatGPT可以针对某个语法点生成练习(即聚焦形式的exercises),学习者可以在完成专注意义的任务(即聚焦意义的task)后,让 ChatGPT生成聚焦语言形式的练习来提高注意。
4.5 ChatGPT提供语言输出条件
ChatGPT为学习者提供了进行大量语言输出的条件。与 ChatGPT 交流时,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重新表述初始话语,产生修改后的输出。学习者可以有意识地思考因为自己语言能力的局限而不能表达的意思和导致错误输出的语言假设,并通过反思自己的输出内化语言知识。这些都是输出假说(Swain 1985,1995)强调的输出的意义。
由于篇幅所限,本节从互动方法探讨 ChatGPT提供的条件。仅从某个理论探讨还远远不够:ChatGPT带来的学习涉及很广,而互动理论只局限于某些学习现象。另外,关于互动的很多实证研究是基于母语者和语言学习者或者学习者之间面对面互动的数据。学习者与ChatGPT的互动应该有哪些变与不变,变化的部分对互动方法的理解应该有什么不同,对语言学习又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五. 使用ChatGPT学习的目标和原则
如上节所述,从理论角度来看 ChatGPT 可以为语言习得创造一些条件。为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应该探讨ChatGPT辅助下的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5.1 目标
使用任何复杂完美的技术都应该服从语言学习的总体目标:学习者获得能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进行流利交际的能力,也就是母语者所具备的能力。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学习或教学的目标是让学习者达到母语者水平,而是沿着一个趋近母语水平的连续体发展。中介语发展的轨迹是“不断接近母语水平的连续体……一种接近的概念”(Cook 1999)。这个总体目标下建立的子目标可以使用不同的标准或者框架。例如,我们可以从学习者需要的语言知识、技能和策略角度考虑:学习者需要充足的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义、句法与语用知识),快速或自动提取这些知识进行语言处理的的技能(如快速解码、词汇识别与语句解析),及运用认知策略(处理信息)、元认知策略(管理认知过程)与社会/情感策略(取得帮助和调整情感)。这些知识、技能和策略可以进行不同组合成为使用 ChatGPT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子目标。
提示词对ChatGPT生成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体现就是当前出现了“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这个职业。学习者从 ChatGPT获得的输入及与ChatGPT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示词。教师和学习者都要学习如何恰当使用提示词,以达到学习目的。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对生成有效的提示词有诸多讨论,也提出了生成提示词的标准,如用提示词介绍问题、给 ChatGPT 分配角色、给 ChatGPT 的提示词要明确、提供预期答案的参数(答案的长度和形式)(Fitzpatrick et al. 2023:91)。这些标准可以为我们生成合适的提示词提供很好的指导。我们还需要通过不断尝试检测不同的提示词生成的结果是否和学习目标匹配。总的说来,提示词包含定义、例子、关键词有助于ChatGPT生成预期的结果。例如,根据互动方法,意义协商时产生的重复对学习者有帮助。如果要 ChatGPT 产生重复,在给 ChatGPT 提示词时需要包括“重复”这个关键词。另外,使用不同的语言输入提示词也会对生成的结果产生影响。AutoGPT的发布有助于解决生成提示词的难题,其功能是使用者输入目标后,AutoGPT将处理后续提示直到任务完成。
六.依据活动理论分析ChatGPT参与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活动理论作为一个分析框架,为理解人类活动的复杂性及其与社会背景关系提供了工具(Engeström 2015:25-108)。本节使用活动理论分析一个汉语学习活动:在非母语环境下修读阅读课的学生在课外使用ChatGPT提高阅读能力的活动。
活动理论包括六个组成部分: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和分工。主体以工具为中介作用于客体,将客体转化为结果。主体受社会情境、历史条件和共同体的影响,主体与共同体需遵守规则和劳动分工。在这个活动中,主体为汉语学习者,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语言水平、需求、学习自主性,以及以前使用人工智能的经历都对他们的学习目标产生影响。客体是主体作用的对象,即学习目标,在这个活动里是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 HSK六级考试中阅读成绩要达到某个分数。共同体是指除了主体以外的教师、其他学习者、学校管理者等。ChatGPT也是这个共同体的一个成员。共同体成员在活动中对主体产生影响。规则是学习活动中主体和共同体成员遵循的标准和规则等,包含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情境、所在学校、班级和群体的规则。工具包括计算机、ChatGPT、教材等。这意味着 ChatGPT既可能是共同群体成员,也可能是工具。当ChatGPT发挥交际者的作用时,它是共同体成员;当它发挥字典、翻译软件等工具的作用时,它是工具。ChatGPT在活动中的角色会随其发挥的作用而改变。工具也包括二语习得理论阐释的利于语言学习的条件及策略(如认知策略、元认知知识和管理)等。
劳动分工指主体和共同体成员的角色和职责约束及任务分配。在这个活动中,学习者的任务除了学习阅读,还担任提示工程师的职责。ChatGPT提供的语言辅导和学习条件受制于学习者输入的提示词,学习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给ChatGPT提供合适的提示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者起着指挥 ChatGPT 的作用。这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自主性来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管理、学习内容和认知过程(Benson 2011)。
ChatGPT兼具交际者、指导教师(tutor)、字典、任务设计和设置者,及充当任务中不同角色等责任。学习者之间可以是合作者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交流会相互影响,如对 ChatGPT的态度,使用ChatGPT的方式等。
活动理论为我们分析学习者使用 ChatGPT进行汉语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可以让我们更系统地了解ChatGPT参与的汉语学习活动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七.对ChatGPT的态度
我们对ChatGPT的态度影响它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我们应该像对待所有了解甚少的新生事物一样对ChatGPT持有理性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因其具有的强大功能认为它无所不能,盲目迷信与跟风,也要避免因为它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伦理问题的挑战而拒绝它。我们应该秉持客观、全面和发展的态度看待它,结合汉语学习与教学的特点并依照伦理规则使用它。
ChatGPT对汉语学习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入的影响只能由具有专业知识的研究者与教师承担。我们应该深化理解它在我们领域中的应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它所能执行的表层任务上。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任务背后ChatGPT发挥的作用,践行语言学习规律,有目的、有原则及合乎伦理地使用 ChatGPT,并开展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实证研究。ChatGPT不能决定语言学习的成败,学习者、教师与研究者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发现使用ChatGPT的规律,提高学习效果。
Garrett(1991)认为计算机不是语言学习方法,而是一种媒介和环境。同样 ChatGPT也不是语言学习方法,而是媒介和环境的组成部分。ChatGPT并非孤零零地存在,而是与环境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并存。在整个环境中,我们需要各个组成部分合理与和谐地发挥作用,而不能无限夸大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单从技术角度来看,未来的环境应该是 Warschauer & Healey (1998)预期的:网络交流、多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汇聚在一起。除了技术,第六部分谈到的成分都需要纳入我们的整体考量。
7.3 取代教师问题
在教育领域,ChatGPT带来的另外一个担忧是它会取代教师。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它的功能和威力,这个问题值得思索。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从 ChatGPT发布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其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产品数量和类型非常多。ChatGPT 还处于初级阶段,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当 ChatGPT与其它技术或者产品混合使用时,功能会更加强大。例如,我们可以同时使用ChatGPT、生成图像的 Midjouney与生成声音的插件,这就离达到教师授课的效果更近了。
另一方面,ChatGPT缺乏教师具备的情感能力和人文情怀。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无法取代教师,或者说无法取代整个教师行业。Clifford(1987)曾说,“电脑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电脑的教师会最终取代不使用电脑的教师;教师永远是语言环境的一部分,但他们的角色将会发生改变”。这个理念适合我们思考 ChatGPT,我们可以推测:1)ChatGPT 不能取代整个教师职业;2)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会超越并逐渐取代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3)ChatGPT可以做教师的某些工作,教师总的需求数量或许会因此减少;4)ChatGPT的使用要求教师具备更多能力,如更加熟悉语言学习机制和规律,更强的思辨能力等。
随着ChatGPT(或者其更新换代产品)日渐完善,它也许会像计算机一样深入我们的生活。Bax(2003)分析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时指出“CALL的终极目标是成为正常事物(normalisation)”,他也分析了达到该目标所经历的阶段。ChatGPT 很可能会经历类似 Bax描述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所经历的阶段。自去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学术界首先产生的是对它带来的学术诚信等伦理问题的恐惧,并因其强大的能力兼有敬畏心理。好奇者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域尝试使用 ChatGPT,而大多数人对其一无所知或持怀疑的态度,并因在初始尝试后发现ChatGPT会犯错或产生其他问题而拒绝。当得知有效时,他们再次尝试,在使用中兼具恐惧和夸大期待。ChatGPT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未来发展路径可能是越来越正常化,并最终被视为正常事物而融入汉语学习与教学,如图2所示。在汉语学习与教学领域,人们目前应该处于“再次尝试”和“恐惧/敬畏”阶段。ChatGPT最终可能变成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正常事物,变得“无形”,并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汉语学习与教学。
八.结语
我们了解了ChatGPT可以执行的一些表层任务,也看到了它的部分功能。笔者最想表达的三个想法是:1)在了解了ChatGPT可以执行的表层任务后,我们应该从理论层面思考它为汉语习得究竟创造了什么条件,进而思考我们应该采用的使用原则。2)ChatGPT需要放在整个学习与教学环境中应用。ChatGPT对汉语学习与教学的影响受多种因素制约,孤零零地考虑ChatGPT很难发挥它本来可以发挥的作用。3)我们需要进行实证研究,以了解 ChatGPT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与结果的影响,特别需要长时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发现ChatGPT对语言学习的长期影响。ChatGPT的使用应该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证证据、教学经验和其本身的特点。也许现在预测ChatGPT(或者其更新换代产品)会带来像计算机那样的变革还为时过早,但是它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应该是长久和深远的。虽然人们已经在积极地探讨ChatGPT产生的影响,但是没有任何人看到其真正的威力和潜力(Cai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