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OpenAI 发布的信息聚合智能体 Deep Research。它提供了高级调研方法,能生成独立分析报告

先做个广告:如需代注册ChatGPT或充值 GPT4.0会员(plus),请添加站长微信:gptchongzhi

摘要:本文聚焦于 2025 年 2 月 2 日 OpenAI 无预告发布的信息聚合智能体 Deep Research。它提供了高级调研方法,能生成独立分析报告,如针对 “特朗普政策走向” 的研究,12 分钟生成三万字报告,涵盖多方面分析并给出结论与预测。它不仅能浏览网页、提取信息,还会依实时信息调整策略,自动追索有价值内容,调用多种工具,思考过程智能,报告质量达领域专家水平,在多领域应用中表现出色,冲击知识类工作,提升知识工作门槛。目前仅 Pro 用户可用,OpenAI 计划向更多用户开放,已有开源版本。

推荐使用GPT中文版,国内可直接访问:https://ai.gpt86.top 

关键词:Deep Research;AI 调研;知识工作变革;OpenAI

回首自 2018 年起与大家携手走过的六个春秋,2045个日夜的陪伴仿佛就在昨天。每一次思想的交流,每一回心灵的共鸣,都如同除夕夜的烟花,在记忆的天空中绽放出绚丽色彩,成为我们无比珍贵的回忆。真心感谢您一路以来的同行,是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条留言、每一个点赞,给予我们不断创作的动力,让这个平台充满生机与活力。

宝子们,开年 AI 圈直接炸场!2025 年 2 月 2 日,OpenAI 毫无征兆地甩出一记 “王炸”—— 信息聚合智能体「Deep Research」,咱暂且叫它 “深度调研”。这一登场,简直像在平静湖面投下巨型炸弹,整个行业都被震麻了!我上手实测了两天,只想高呼:这也太牛了,感觉未来的科技版图都要被它重新勾勒!今天必须火速来和大伙唠唠这个 AI 界的新宠儿。

说起调研,其实也分不同段位。初级调研就像小朋友玩寻宝游戏,你想找某家网红餐厅的预约电话,上网一搜,网页一点,轻松拿捏,主打一个简单直接。中级调研就复杂些啦,比如你想入手一台打印机,那可得在各大电商平台、测评网站反复横跳,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参数、价格、用户评价。不过现在 AI 的介入,让这事儿变得轻松多了。像 Perplexity、秘塔搜索,还有支持网页搜索的 DeepSeek,你只需抛出一个问题,它们就能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把全网相关网页 “吃” 个遍,然后精心整理出一份条理清晰的摘要。这些 AI 还特别智能,能把你略显模糊的问题精准 “翻译” 成专业关键词去搜索,在总结归纳时,还能展现出相当厉害的推理能力。

就在一个多月前,Google Gemini 也推出了一项同名功能 Deep Research,它会把你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逐个搜索分析,最后汇总成一份报告。这已经很牛了,但在我看来,还停留在 “搜索 + 总结” 的中级阶段。

那高级调研是什么样的呢?举个例子,假如你想探究 AI 如何为基因编辑研究添砖加瓦,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后,瞬间跳出海量网页。你挑几篇仔细研读,一旦发现某个超感兴趣的细节,就从中提取新关键词继续深挖。就这样,在一篇篇文章间穿梭,不断提问、搜索、判断,再提问、再搜索,直到你对这个领域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而 OpenAI 新推出的 Deep Research,干的就是这种高级活儿,它给出的不是简单粗暴的答案或模棱两可的印象判断,而是一份逻辑严谨、内容详实的独立分析报告。

我拿到 Deep Research 后,好奇心直接拉满,让它分析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一系列动作以及对美国未来走向的影响。它先是耐心地和我确认研究需求,包括关注哪些政策方向、采用何种理论框架、限定的时间范围等细节,确认无误后,立马开干。仅仅 12 分钟,一份长达三万字的重磅报告就新鲜出炉!这份报告开篇就点明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执政思路,接着从经济、外交与地缘政治、移民、科技与产业、社会与文化等多个维度展开详细剖析。它可不仅仅是罗列别人的观点,还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短期内,特朗普的政策组合拳或许能带来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让美国看似 “再度伟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追求眼前利益的路线,极有可能以牺牲国家的长期稳定与繁荣为代价。它还预测了两种可能出现的情景:一是特朗普顺利推行议程,二是推行受阻,然而无论哪种情况,对美国而言都难言乐观。报告末尾还用了一组排比句升华主题,这文案功底,真的让人拍案叫绝!能做到如此出色,得益于它背后搭载的 OpenAI 最新 o3 模型,目前这也是我们接触 o3 的唯一窗口。

Deep Research 可不只是个会机械浏览网页、提取信息的 “工具人”,它还能根据实时获取的信息灵活调整策略,轻松完成各种复杂的研究任务。我在 X 平台上刷到一条关于数学的推文,内容特别有意思,推文里提到所有数学可大致分为密码学、流体力学和天体力学三个部分,并且分别由情报机构、工业军事以及导弹和航天研究推动发展,这彻底打破了我们对数学 “纯粹无用” 的传统认知。我特别好奇这话出自哪位大神之口,于是让 Deep Research 去一探究竟。短短 6 分钟,它就给出了答案:原来是俄罗斯数学家阿诺尔德说的。不仅如此,它还成功找到了原始出处和文章全文,帮我提炼出核心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后续影响。阿诺尔德那篇文章里还提到一个更为惊人的观点:数学的不同分支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解释的深层关联,这是数学最具魅力的地方。Deep Research 不仅主动把这个观点传达给我,还详细阐述了该观点在数学界引发的讨论和影响。它还具备强大的工具调用能力,能读取 PDF 文件、解析图像信息,甚至还能自行编写 Python 代码进行数据分析。看着它在搜索阿诺尔德文章全文时,一个网页没找到就自动跳转至其他网页,锲而不舍,甚至还想办法绕过彭博社文章的付费墙,这股子 “求知欲”,真的让人忍不住点赞!

Deep Research 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也相当惊艳。用过的人都夸它的报告达到了领域专家的水准,甚至有人断言它的报告超越了 99% 的金融和商业分析师,而那些人类分析师出一份报告,往往要价五千美元。经济学家泰勒・科文让它撰写了十几篇报告,每一篇都堪称精品,质量相当于一位优秀的博士水平研究助理。但要是换作人类助理来完成类似报告,起码得花费一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个令人震撼的案例,一位科技创业者兼投资人,为了给患有颅咽管瘤的女儿寻找最佳治疗方案,花了 15 万美元请私人研究团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 Deep Research 生成的报告在内容和专业性上更胜一筹。这一系列案例让众多从事知识类工作的人,如分析师、咨询师等,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机器学习专家博扬・通古兹感慨,这简直就是知识工作的工业革命。以前,要成为一名分析员或咨询师,不仅需要高学历、专业资格认证,还得有业内恩师提携,在特定的组织为特定客户服务,全靠人工手动操作,收费也相当高昂。而现在,AI 能够为任何人提供各个领域当前最前沿、最专业的科学报告。

这一系列变革,也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专栏作家会因此失业吗?当你对某个问题充满好奇时,Deep Research 确实能给出更准确、更全面的答案。不过,人类也有自己无可替代的优势。我们能够提供独特的视角,更敏锐地洞察读者的需求,还能为内容注入温暖的 “人情味”。就像我写这篇文章,也让 Deep Research 参与调研,但最终一个案例都没用它提供的,不过它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如今,知识工作的门槛越来越高,从民国时期专栏作家随意抒发感悟就能收获大批读者,到互联网论坛时代需要输出有价值的干货,再到搜索引擎普及后对知识准确性的严苛要求,以及自媒体兴起后对内容新颖性的追求,而现在,有了 AI 的加持,我们必须具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就像李泽厚评价钱钟书时所说,互联网的出现让钱钟书的学问在某些方面意义减半,因为很多知识在网上就能轻松搜到,大家喜欢钱钟书,更多是因为他的博学多才,而非提出了多少具有开创性的见解。AI 目前还远达不到陈寅恪、王国维等大师的境界,即便未来技术再发达,我相信也无法完全取代他们,至于原因,我们以后再深入探讨。

目前,Deep Research 仅向每月付费 200 美元的 Pro 用户开放,每月最多可使用 100 次。OpenAI 计划不久后向每月 20 美元的 Plus 用户乃至免费用户开放,不过使用次数会相应减少。但依我看,用不了多久,大家都能体验到它的强大功能。现在已经有了开源版本 Open Deep Research,你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部署,通过远程调用大模型 API 进行推理,说不定还能调用 DeepSeek 呢。

宝子们,AI 时代的发展速度简直超乎想象,Deep Research 的出现仅仅是个开端。未来,AI 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吧!

最后分享几个报告,你体会一下 ——

关于 Deep Research:https://chatgpt.com/share/67a33235-d620-800b-9dfa-cfa1579584c8

关于特朗普政策走向:https://chatgpt.com/share/67a3328f-1fcc-800b-9fca-c408be5ff2f3

关于AI for science的当前局面:https://chatgpt.com/share/67a336e8-6dcc-800b-9931-e56a83747174

代充值gpt4.0

本文链接:http://xiaogongchang.cn/chatgpt/2769.html

Deep Researc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