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来了,教育要投喂给孩子9种新“食材”

chatgpt中文网2024-07-07504

chatgpt 欢迎访问chatgpt中文教程网,学习chatgpt相关知识,以下是正文内容:

哲学课程如何在中小学开发与实施?思辨教育如何落地课堂?恰逢年初ChatGPT引发热议,以AI时代为背景,沪上资深的教育专家、全国知名的哲学教授在上海的这所学校有的放矢再谈“思辨”。

“不同”即是慎思审辨。当人工智能的发展极有可能将传统课堂逼入墙角,教育工作者则要更多思考如何为学校教育打开天窗。而思辨是一种立足生活经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近日,哲学家与教育者齐聚平和举办的“不同论坛”,一起探讨AI背景之下思辨教育的挑战与未来。这也让主题有了纵向深度:从文明传承到人格塑造,从教育哲学的转变到纷呈的学科思辨课堂……正如平和总校长万玮所说:“ChatGPT对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改变,将发生在教育领域。”而思辨教育,正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应时代之问:AI变革下的哲学与教育


“思辨”的目的是什么?从哲学的语境去看,“思辨”是一种对自我处境的反思,是一种帮助人认知自我、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教育者的维度去看,“思辨”是激发孩子找到自己的意义感与创造力,实现个体成长。
 

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李百艳院长看来,“思辨”在东西文化之中都有深远源流,无论是《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还是西方通识教育中的论证与推理,目的都是为了培养更智慧、更理性、更有尊严的人。

“和而不同”源自《论语》,在当前学校教育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让每个孩子获得适切的发展。而对仗出现的一个词,李院长提到孟子的“善与人同”,是教导学生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通过思辨教育学会平等对话、达成共识,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


ChatGPT横空出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系主任程亮教授直言,“当机器变得更像人,教育还将人教得像机器,并不是对人的褒奖。”

程亮教授对苏格拉底的经典“洞穴”比喻做了延伸: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将造成一个更深层的认知“洞穴”,教育如何帮助人走出“洞穴”?教育与教育的哲学,都需要重新定义。



那么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如何“定义”?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总校长万玮从教育者的经验与体悟,从回归人才成长本质的角度,谈到“人类创新者”应该如何培养。

万校长引用科学家万维钢的论断,提到人工智能与当前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有三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回报感来自管理者的认可、高度重视错误、不关心教学范围以外的新事物。

但古往今来“人类创新者”则没有这样的弊端,他们的共性是:回报感来自社会、消费者或是自己;不太在乎错误、短板,而更重视长板;以及乐于追逐新事物。


基于后者的本质特征,教育需要“投喂”给孩子的九种“食材”,分别对应九种教育的目标——

食 材——目 标运动锻炼——强健体魄

读万卷书——博雅知识

行万里路——认识世界

人文艺术——直觉洞察

格局视野——审辨思维

挫折磨难——自我认

爱与陪伴——健全人格

尝试选择——兴趣特长

榜样示范——使命觉醒

教育要为孩子准备好应对不确定未来的能力。万校长的观点则是,不确定性任何时代都有,但九种“食材”与对应的素养目标,正是让孩子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形成应对复杂性的关键能力,并推动他们以“涌现”的方式造就新时代的精彩




 处行知之间:课堂实践与思维革新


以“思辨”为内核,去构建充满“涌现”力量的学校教育。经过多位哲学专家、教育者的探讨,AI时代需要何种教育,答案呼之欲出。然而落地到课堂,思辨教育如何实现?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儿童哲学研究室主任颜志豪展示了儿童哲学课程与哲学俱乐部的教学设计。有限课堂仅是一个支点,重要的是要撬动学生的思辨生活,养成与哲学交谈的习惯。

在颜老师看来,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在尚未被社会化之前,他们有着天真好奇与无边界提问的能力。而在信息庞杂而参差的数字化时代,这种以严肃交流与哲学沉思为底色的哲学对谈,将帮助孩子抵抗碎片化、庸俗化和娱乐化的同辈文化。


“电车难题”是一个经典伦理学辩题。当这一辩题面向四年级学生时,颜老师重新设计了情境,扩展了选项,激发孩子们围绕着生命平等、公司的声誉与义务、不同身份的社会价值等命题展开激烈讨论,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不同观点的冲突与碰撞,也在这种碰撞中重构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直觉理解。



英语课也可以是思辨教育的主场。在面向初中生讲授阅读材料《Nobody Knows》时,英语老师陈露茜让学生通过阅读与讨论,区分事实与推论,并在元认知层面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陈露茜老师看来,英语阅读不能只停留在“阅读理解”层面,而是要深入到意义层面,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发生关联,在思辨能力上有所成长。

德育教育也可以用“思辨”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小学语文教师薛紫瑄的一场班会课上,孩子们自由表达观点:作业有什么用?作业可以取消吗?可以让机器人替我们写作业吗?通过随后的分组“辩论”,最终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重新审视“作业的困扰”,和老师达成共识。



在平和课程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田健东博士看来,ChatGPT所运载的知识量级,几乎覆盖人类通过文本去记录与传递的“显性知识”。而更重要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直觉、经验与感悟之中通过情感交流、协同合作的方式传递,才是ChatGPT时代教育须多关注的部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古秀蓉博士从思辨语言的角度分析,认为ChatGPT的语言智能并不等同于人际智慧。因此,教育需要回归“人气”本质。

而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刘学良博士则对人工智能发展保持警惕态度在他看来,技术增强人的能力,同时解构人的能力,最终影响我们对人类主体性的认识和定义。教育者要重视儿童的主体性教育,要让孩子在真实世界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要过早让孩子学会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

落到高中课堂,徐甲彬老师则巧妙地用一句话总结了他对人机之辨的看法——对哲学问题的热爱与钻研,即是人类所特有的追求,是任何AI所不能取代的能力。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葛四友教授一针见血指出,AI时代我们的确要更关注人的本质,但绝不能因此抛开分析思维和理性思辨。他指明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两种分野,一种面向问题,通过理性分析建构理论,另一种是追求确定的知识与演绎。这两种学术的方向,也决定了基础教育的面貌,前者是充满思辨与对话的教育,另一种是关注记忆、通过反复操练让学生不出错的教育,后者才是AI时代所要扬弃的教育

人工智能的突进,增加了未来社会的复杂性。而在此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似乎也必须回归生活的复杂性,在真实生活中形成一个包容新事务涌现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万玮校长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生活有多宽广,教育就有多宽广。生活有多复杂,教育就有多复杂。生活如何变化,教育就如何变化。生活是怎样,教育便是怎样。”


本文链接:http://xiaogongchang.cn/chatgpt/763.html

相关文章